宋代

  宋代在三百餘年內頒發過18種曆法,其中以南宋楊忠輔制定的《統天曆》最優。《統天曆》取回歸年年曆 長為365.2425日,是當時世界上最精密的數值,歐洲著名的《格裏高曆》,即當今世界通行的公曆,其回歸年長亦取365.2425日(公元1582年頒發),但比《統天曆》晚了383年。《統天曆》還指出了回歸年的長度在逐漸變化,其數值是古大今小。

  宋代最富有革新的曆法,莫過於北宋時期沈括提出的十二氣曆。我國曆代頒農民曆印刷發的曆法,均將十二個月分配於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三個月,如遇閏月,所含閏月之季即四個月;而天文學上又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個節令,做為春、夏、秋、冬四季的開始。所以,這兩者之間的矛盾在曆法上難以統一。針對這一弊端,沈括提出了以“十二氣”為一年的曆法,後世稱它為《十二氣曆》。沈括在他的名著《夢溪筆談》中寫道:“直以立春之日為孟春之一日,驚蟄為仲春之一日,大盡三十一日,小盡三十日;歲歲齊盡,永無閏月。十二氣常一大一小相間,縱有兩小相並,一歲不過一次。”《十二氣曆》實為一種陽曆,它既與實際星象和季節相合,又能更簡便地服務於生產活動,可惜,由於傳統習慣勢力太大而未能頒發實行。

  幹支曆:其形成有一個過程,它由紀日開始。幹支紀日早在商代的時候就已經出現,春秋戰國時期已采用十二辰紀月,而十二辰加時制度至遲西漢時已被采用。西漢末至今,一直用幹支來紀年。唐以後,五代曆書月名開始注以幹支,北宋時又將十幹十二辰配合以紀時,至此年月日時分別全以幹支注記,幹支曆日趨完整。2000年來中國幹支紀時與曆法數序紀時既互相配合又各自成系統。實際上中曆幹支紀時系統是中國特有的陽曆曆法體系。又稱為節氣曆。它以立春為歲首,交節日為月首。年長即回歸年,一節一中為一月。在節氣曆中年月日全由太陽視運動決定而與太陰月相無關。但它又與通常的陽曆(如公曆)不同,後者月長是由人為規定而與天象無涉。所以它是有中國特色的陽曆。幹支曆依舊流行於大部分萬年曆、曆書中,用於象數、風水和命理學中。

  元代

  元代郭守敬、王恂等人制訂的《授時曆》達到了高峰。郭守敬、王恂等人在制訂工商日誌 《授時曆》過程中,既總結、借鑒前人的經驗,又研制大批觀天儀器;在此基礎上郭守敬主持並參加了全國規模的天文觀測,他在全國建立了27個觀測點,其分布范圍是空前的,南起北緯15°,北至北緯65°;東邊起東經138°,西至東經102°。這些地點的觀測成果為制訂優良的《授時曆》奠定了基礎。《授時曆》博采眾家之長,如朔望月、近點月、交點月等數值,采用了金代趙之微《重修大明曆》的數據;回歸年長則取《統天曆》的數值等。《授時曆》創新之處頗多,如廢棄了沿用已久的上元積年;取消了用分數表示天文數據尾數的舊法;創三次差內插法求取太陽每日在黃道上的視運行速度和月球每日繞地球的運轉速度;用類似於球面三角的弧矢割圓術,由太陽的黃經求其赤經、赤緯,推算白赤交角等。

  《授時曆》於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制成,次年正式頒發實行,一直延用到明亡(公元1644年),長達363年,足見《授時曆》的精密。

  明代

  明代末年,一批懂天文學的耶穌會傳教士來華傳教,中國學者向他們學習了歐洲天文學的計算方法。萬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和崇禎二年五月乙酉朔(公元1629年6月21日)日食,欽天監預報有錯,而徐光啟按西法預報均得應驗。於是,崇禎皇帝接受禮部建議,授權徐光啟組織曆局,修訂曆法。徐光啟除選用中國制曆家之外,還聘用了耶穌會士鄧玉函、羅雅穀、湯若望等人來曆局工作。曆經五年的努力,撰成46種137卷的《崇禎曆書》,該曆書引進了歐洲天文學知識、計算方法和度量單位等,例如采用了第穀的宇宙體系和幾何學的計算體系;引入了圓形地球、地理經度和地理緯度的明確概念;引入了球面和平面的三角學的准確公式;采用歐洲通用的度量單位,分圓周為360°,分一日為96刻,24小時 ,度、時以下60進位制等。徐光啟的編曆,不僅是中國古代制曆的一次大改革,也為中國天文學由古代向現代發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和思想基礎。

  清代

  《崇禎曆書》撰完後,明已近滅亡,未能用來編曆。清初,湯若望將《崇禎曆書》刪改為103卷,連同他編撰的新曆本一起上呈清政府,得到頒發實行。新曆本定名為《時憲書》。刪改後的《崇禎曆書》更名為《西洋新法曆書》。

  現代

  1911年開辛亥革命後,規定從1912年1月1日起實行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同時也保留了傳統紀年。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規定實行公元紀年。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農民曆印刷
    全站熱搜

    tupian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