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護筒冒水
護筒外壁冒水,嚴NACHI鑽頭重的會引起地基下沉、護筒傾斜和位移,造成樁孔偏斜,甚至無法施工。
病因分析 埋設護筒時周圍土不密實,或護筒水位差太大,或鑽頭起落時碰撞。
防治措施 埋護筒時坑底與四周要選用最佳含水量三菱刀片的粘土分層夯實;在護筒適當高度開孔,使護筒內保持有1~1。5m的水頭高度;起落鑽頭時防止碰撞護筒;初發現護筒冒水時可用粘土在四周填實加固,如護筒嚴重下沉或位移則應返工重埋。
2、鑽進極慢或不螺旋絲攻進尺
在硬可塑粘土層中鑽進極慢,一般為8~10h,占單樁鑽進進間的60%~70%。
病因分析 鑽頭選型不當,合金刀具安裝角度欠妥,刀具切土過淺,鑽頭配重過輕,鑽頭被粘土糊滿。
防治措施金屬切削油 更換或改造鑽頭,重新安排刀具角度、形狀、排列方向,加大配重、加強排渣、降低泥漿比重或改用鑽進方式,采取反循環鑽進方式。
3、樁孔孔壁坍塌
成孔中或成孔後,孔壁不同程度塌落。成孔中排出的泥漿不斷出現氣泡,有時護筒內的水位突然下降,均為塌孔的兆頭。
病因分析 主要是由於土質松散,加之泥漿護壁不好;護工業用油筒埋設不好,筒內水位不高;提住鑽頭鑽進;鑽頭鑽速過快或空轉時間太長都易引起鑽孔下部坍塌;成孔後待灌時間和灌注時間過長。
防治措施 在松散易坍土層中適當深埋護筒,密實回填土,使用優質泥漿,提高泥漿比重和粘度,升高護筒,終孔後補給泥漿,保持要求的水頭高度,保證鋼筋籠制作質量,防止變形;吊設時要對准孔位,吊直扶穩,緩緩下沉,防止碰撞孔壁;成孔後待灌時間一般不超過3h,並盡可能加快灌注速度、縮短灌注時間;在鋼筋籠未下孔內的情況下,漿砂、粘土混合物回填至坍塌孔深以上1~2m,或全孔回填並密實後再用原鑽頭和優質泥漿掃孔;在鋼筋籠碰孔壁而引起輕微坍塌的情況下,用直徑小於鋼筋籠內徑的鑽頭以優質泥漿掃孔或用導管清孔。
4、 樁孔局部縮頸
局部縮頸是指局部孔徑小於設計孔徑。
病因分析 泥漿性能欠佳,失水量大。引起塑性,土層吸水膨脹,或形成疏松,蜂窩狀厚層泥皮;鄰樁施工間距不當,土層中應力尚未消散,新孔孔壁軟土流變;鑽頭直徑磨損過大。
防治措施 采用優質泥漿,控制泥漿比重和粘度,降低失水量;當設計樁距<4D時應跳隔1~2根樁施工;新樁盡可能在鄰樁成樁36h後開鑽;選用雙導正環保徑的籠狀鑽頭;用泥漿和足尺寸鑽頭掃孔;掃通清孔後盡快灌注砼。
5、 樁孔偏移傾斜
成孔後樁孔出現較大垂直偏差或彎曲。
病因分析 鑽機安裝不平或鑽台下有虛土產生不均勻沉陷;樁架不穩,鑽杆導架垂直,鑽機磨損,部件松動;護筒埋設偏斜,鑽杆彎曲,主動鑽杆傾斜;遇舊基礎或大石等地下障礙物,土層軟硬不均或基岩傾斜。
防治措施 鑽機安裝周正、水平、穩固、無束前緣切點,轉盤中心和護筒中心三點面一線;護筒不偏斜,鑽杆不彎曲,主動鑽杆保持垂直,增添導向架,控制提引水龍頭,盡可能采用鑽挺加壓;清除地下障礙物;除軟硬互層采用輕壓慢轉技術參數外,從軟塑粘土層,尤其流塑粘土層和砂層進入硬塑粘土層或從粘土層進入基岩時,籠裝鑽下端的錐形導向小鑽頭需改用平底導向小鑽頭,或者直接用不帶導向小鑽頭的平底鑽頭鑽進;采用沉井、控孔樁等方式清除地下障礙物;在硬塑料粘土層發生偏斜時,用砂、料土混合物回填偏斜以上1~2m,待密實後用平度合金鑽頭輕壓慢轉傾斜;在基岩面發生偏斜時,可投入20~40mm粒徑碎石,略高於偏斜處,衝擊密實後用平底合金鑽頭、牙輪滾刀鑽或平底鋼粒鑽頭糾斜。
6、孔底沉渣過多
孔底沉淤,殘留泥砂過厚或孔壁泥土塌落在孔底。
病因分析 清孔未淨,清孔泥漿比重過小或清水置換;鋼筋籠吊放未垂直對中,碰刮孔壁泥土坍落孔底;清孔後待灌時間過長,泥漿沉澱;沉渣厚度測量的孔底標高不統一。
防治措施 終孔後鑽頭提高孔底10~20cm,保持慢速空轉,維持循環清孔時間不少於30min;清孔采用優質泥漿,控制泥漿比重和粘度不要直接用清水置換,鋼筋籠垂直緩放入孔;用平底鑽頭時沉渣厚度從鑽頭底部所達到的孔底平面算起;用底部帶圓錘的籠頭鑽頭時沉渣厚度從鑽頭底部所達到的孔底平面算起;或采用導管二次清水,衝孔時間以導管內測量的孔底沉渣厚度達到規範要求為准;提高砼初灌時對孔底的衝擊力,導管底端距孔底控制在30~40cm,初灌砼量須滿足導管底端能埋入砼中1。0m以上的要求,利用隔水塞和砼衝刷殘留沉渣。
- Nov 05 Sun 2017 10:14
旋挖鑽機成孔過程常見不良現像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